今年,我市對南苑二村、團結新村、東洲新村、和鑫新村、幸福二村等老小區進行標準化改造。自來水廠營業部緊跟市政建設步伐,快速行動,對埋在老舊小區地下的管線進行“手術”,著力解決老舊小區供水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。
由于老舊小區自來水管網陳舊,跑冒滴漏嚴重,而且樓層稍高時便會水壓不足,造成部分居民生活用水不易,不少居民對此頗有微詞。因此,老舊小區改造,勢在必行。但給小區“動手術”,并不容易:
一是設計難度大。“老舊小區沒有地下管網圖紙,不破開地面,永遠都不清楚底下會是什么情況。”舊改小組組長朱錦說,“另外,一些老舊小區私搭亂建多,公共面積小,地下管道有燃氣、強弱電等,情況復雜,全憑現場管理員的施工經驗和隨機應變的能力。”
二是施工難度大。有些老舊小區強弱電、燃氣管道離得近,施工時必須十分小心。而且部分小區空間小,只有一條進出道路。比如,東洲新村周邊車庫都形成了商鋪,一旦開始改造,影響商戶經營,也將影響居民出行。而且老舊小區一般位于市中心,周邊居民區集中,施工必須注意時間、控制噪音。
三是協調難度大。地下管線牽涉多個部門,有強弱電線,聯通、移動、電信網線,電話線,移動電視線路等,改造協調不易,需要各部門配合。為此,市住建局召集各單位開展前期協調會,以保障改造任務的順利進行。
不同于新建工程,老舊小區量大面廣,且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,往往“眾口難調”。施工中,有些居民希望早動工早收工,晚上保持安靜;有些居民則希望早上晚點開始;還有些居民覺得對小區“開膛破肚 ”,影響了自己的生活。 但是,這些困難都沒有阻擋舊改小組前進的步伐。目前,改造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。
為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商戶及居民的影響,舊改小組統籌安排、合理推進。提前與小區居委會溝通,開展宣傳活動,贏得商戶和周邊居民的理解與支持;在改造過程中,搭建警示圍檔、及時清理建筑垃圾,保障改造區域內道路通行安全;規范施工停水管理,合理安排施工時間,縮短工期,將對居民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;每日記錄施工日志,及時發現問題,整改問題,確保改造施工便民、利民而不擾民。
此次改造工程完成后,將有效解決困擾老舊小區多年因管網老化銹腐、漏損導致的水壓低、水質黃濁、水量不足等問題,大大提
升居民生活用水的安全感和幸福感。